CALM TALK 181 | 靜電紡有機/無機雜化復合纖維材料用於腫瘤治療及MRI顯像應用 |
發布人:張妮 發布時間:2025-02-10 |
報告人🧔🏽🚓:王林格 教授 主持人:劉庚鑫 特聘研究員 時間👨🦯: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10:00 地點🗻:復合材料協同創新意昂大樓A212學術交流室 報告人介紹:王林格,教授🚴🏼,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前沿軟物質學院副院長。國家高層次人才項目領軍人才入選者。主要從事“軟物質與雜化材料”領域的研究工作🧑🏭🏎,圍繞軟物質功能和智能材料的分子設計與合成🚣🏼♂️、多尺度結構調控、結構與性能之間關系的進行基礎研究及應用工程化👱🏽♀️,開展交叉學科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基功能與智能纖維、聚合物納米囊泡⛹️♂️、仿生材料與器件、抗菌材料、組織工程支架💆🏼♂️、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相變儲能材料👨🏼🔧、同步輻射小角X光散射技術等🙂。系列工作發表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Mater. Horizons🧏🏿♂️📏、ACS Appl. Mater. Int.🙋♂️🏚、Appl. Energy、Chem. Eng. J.、Macromolecules👳♀️🪈、Science China-Chemistry等材料及化學領域主流期刊上;合著出版了英文書籍4部✝️🕵🏼、中文書籍1部🎂;有中國專利授權32件🧑🏽🦱、國際PCT申請8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有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各類科研項目20余項。
報告摘要:靜電紡絲技術是當前唯一能夠實現高分子納米纖維直接且連續製備的工藝手段🦦。利用該技術所製備的高分子纖維膜材料👨🏽🦲,具備高比表面積👩🚒、可調控孔徑以及優良通透性等顯著特性,這使得靜電紡納米纖維在纖維科學領域成為前沿研究熱點🛀🏼。嵌段共聚物因其各嵌段化學結構與功能的差異🚈,可通過自組裝或特定加工方式形成多層級聚集結構🖕🏼,並在宏觀層面實現特定光學🆘、電學🧑🏿💻、磁學或形狀記憶等功能。將靜電紡絲技術與嵌段共聚物自組裝相結合,以嵌段共聚物等高分子基納米纖維作為結構基礎或模板,再經與其他材料(如無機材料)雜化、退火、交聯🙌、煆燒等後續加工處理🫴🏼,可將嵌段共聚物的分子設計與結構功能拓展放大至宏觀纖維膜材料的結構設計及性能調控層面🕵🏿♀️,從而展現出一系列獨特結構與性能。此類材料在生物醫用組織功能材料、分離膜、傳感器🧜🏻♂️、電磁屏蔽材料等諸多領域具有特殊的應用前景💎🙆🏻♂️。本研究通過有效調控有機/無機雜化復合纖維的結構與性能,成功製備出具有特殊拓撲結構及一定功能性的復合纖維支架,為生物醫用領域的應用(如腫瘤治療及MRI顯像等)🧔🏼,提供了新的應用思路與技術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