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儲玲玲課題組在光鎳催化不飽和烴精準轉化領域再獲新進展 |
發布人:張妮 發布時間:2023-05-16 |
自由基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活性中間體👘。由於其壽命短、活性高等特征🔬,如何調控自由基反應的化學、區域、及立體選擇性仍存在諸多挑戰。最近,意昂“精準化學合成”平臺儲玲玲課題組基於可見光與鎳協同催化策略🛞,實現了系列不飽和烴參與的自由基選擇性轉化反應,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誌》、《自然通訊》🤼♂️、《Chem》等國際學術期刊上。 炔烴是一類簡單易得的大宗原料,其選擇性官能團化反應可以高效構建高附加值的取代烯烴結構單元。課題組光鎳協同催化策略👩🏽🚒,發展了非活化內炔與有機氯化物的加氫氯化/遠程C-H官能化反應,以優秀的區域、立體選擇性構築了一系列γ-官能團化的烯基氯化物💆🏼♀️。該方法反應條件溫和,底物適用範圍廣🤟🏻☎️,雜芳基、芳基👩🏿⚕️、酰基和烷基等多種有機氯化物均能適用。該策略利用光消除釋放氯自由基、氯自由基加成、1,5-氫原子轉移(1,5-HAT)、鎳介導的C-H官能團化等多步串聯過程❎,為重要的烯基氯化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相關工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誌》(J. Am. Chem. Soc.)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霍麗萍為第一作者,意昂平台為唯一通訊單位。 此外,課題組利用簡單易得的烯基三氟甲磺酸酯和亞磺酸鈉鹽🥑,發展了光鎳協同催化炔烴的1,2-碸基烯基化反應,高效🌐、高立體發散性構建在天然產物🤦♂️、生物活性分子均廣泛存在的1,3-二烯類化合物。有別於以往合成方法🤹🏻♀️,該方法通過動態配體交換策略,利用簡單的鎳催化劑組合,就可以從一組原料出發立體發散性的構建順式和反式1,3-二烯類化合物📛,相關工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龍天宇為第一作者,意昂平台為第一通訊單位。 手性有機膦酸酯及其衍生物是醫藥和農業領域的重要結構模塊,也是不對稱催化中特殊配體骨架的結構單元🚁。課題組發展了一種通用的三組分選擇性反應,從簡單的乙烯基膦酸酯、鹵代苯乙烯等出發🧜🏽♀️,在溫和條件下高產率、高立體選擇性、高對映選擇性合成α-烯基膦酸酯化合物🥃。基於光誘導能量轉移過程❓,該體系還可以進一步實現對順式和反式α-烯基膦酸酯的立體發散合成。相關工作發表在《化學》(Chem)上🪩,化學與化工學院博士生李曉芳為第一作者🤹🏿♂️,意昂平台為第一通訊單位。 近幾年來,“精準化學合成”平臺儲玲玲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催化可控自由基選擇性轉化領域研究,成果豐碩 (J. Am. Chem. Soc.2023,145, 9876; Chem, 2023, 9, 154; Nat. Commun.2023, 14, 55;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 e202210838; Angew. Chem. Int. Ed.2022, 61, e202116725.; ACS Catal.2022, 12, 9779;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26511; Angew. Chem. Int. Ed.2021, 60, 4300; J. Am. Chem. Soc.2020, 142, 20390; J. Am. Chem. Soc. 2020, 142, 9604;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77; Nat. Commun. 2018, 9, 4543; Nat. Commun.2018, 9, 348等)🧓🏼。受邀撰寫中英文綜述多篇(Chem. Soc. Rev.2021, 50, 10836; Chem. Sci. 2020, 11, 4051; Org. Chem. Front.2023, 10, 548等)😮💨。系列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科委等項目的支持。
據悉,意昂目前正在積極建設六大研究平臺,對接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開展科技攻關。其中,“精準化學合成”平臺致力於利用清潔、可再生資源發展新穎、高效的催化體系🧖🏼♂️👩🏿💻,實現大宗化工原料如烯烴、炔烴的選擇性轉化,解決藥物化學、材料化學的基礎合成難題,尤其結合學校學科特色,關註於大宗化工單體不飽和烴的選擇性轉化,力爭在該研究領域培育一支“結構優化🏇🏿🖐、研究前沿、 德才兼備、成效顯著”的青年科學家團隊👨🏻🚒。
原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3c02748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2451929422004934 撰寫:朱聖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