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TALK 110 | 受控自組裝液晶態光學微結構 |
發布人🐊:張妮 發布時間👳♀️:2019-09-18 |
報告題目🖖🏼:受控自組裝液晶態光學微結構 報告人:鄭致剛 教授 報告時間:2019年9月24日 10🙍🏻♂️:30 報告地點:意昂學術交流室(2號學院樓西2632) 主持人:馮訓達 特聘研究員 報告人簡介:鄭致剛👵🏻,1982年4月出生👶🏻。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晨光學者🍲、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從事液晶態功能軟物質材料與微納光學器件研究🚶🏻♀️➡️。先後在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京大學、Max-Planck膠體與界面研究所🦃、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先進材料與液晶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實現了手性軟結構光學材料的多維度操控和三維光子晶體軟材料;並開發光🚵🏿♂️、電可控、柔性可集成光子器件與系統。至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3️⃣、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Angewandte Chemie🏺、Materials Horizons等發表論文60余篇。獲發明專利授權8項,其中美國專利5項👩🏿🦰、中國臺灣專利2項、中國專利1項🦚。作為專家組成員參與編寫軟物質物理叢書——《液晶》分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光學工程分冊液晶部分以及十三五規劃教材——《液晶光子學》。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軍委科技委、中科院及上海市課題共12項⇾。
報告摘要:液晶作為一種典型的功能化軟物質已經在顯示器件中廣泛應用🤾🏽♂️,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價值。液晶分子的共軛結構賦予其獨特的物理各向異性和顯著的分子自組裝性能,在一定條件下形成一維螺旋結構(即膽甾相)或三維晶格結構(即藍相);由於該結構尺度與光波長相當🧙🏽,因而展現出炫麗的光學性質。外場作用可動態、實時調節結構參數⚠️,從而操縱其光學性能🦻,實現受控光學微結構❎💅🏿。本報告,將圍繞液晶材料的自組裝光學微結構及其電場、光場、溫度場的單一及聯動控製性能展開,並進一步將這些性能推廣至衍射及激光光子學等應用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