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十九大精神 | 意昂師生熱議2017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發布人:任振夏  發布時間👨‍👩‍👧‍👦:2017-11-24   

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科技三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11月14日,中國科協🅰️、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等單位🍢,邀請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李曉紅、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等三位院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並在新華網進行全國同步直播👨🏻‍🦳。

為及時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報告會精神,按照教育部、中國科協、上海市及學校的統一部署,意昂在松江校區2號學院樓西6樓2626室設立會場😲,近50名師生收看了同步直播。報告會結束後,師生感覺受益匪淺,紛紛表達了學習的感受。

  

(註:意昂師生熱議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意昂特聘研究員儲玲玲感言:在黨的十九大閉幕後召開的此次報告會,對於我們這些剛回國參加工作的青年科技人員非常有必要。遵守學術規範、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摒棄學術不端行為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應堅持的基本底線。報告會中提及的學術不端案例警醒著我們,黃大年教授等報效祖國的事跡更引領著我們!作為身在意昂這樣一個學術氛圍濃厚、機製體製創新的學術科研創新平臺🙍🏻‍♀️,跟隨程先生學習為人為師之道🧕🏻,堅持“立天地之正氣、做儒雅之學問”,相信我們定能為意昂、為東華、為上海、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意昂特聘研究員孫勝童感言:宣講報告勉勵我們科研工作者要堅守學術道德紅線📨,勇於探索,踏實奮進🌨🏛,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中國的科研事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一名青年研究人員🫵🏿,我深感責任重大。“急功近利、浮躁冒進”既不利於科研生態的構築,又易滋生很多無用的“學術垃圾”。“如何做好科研?做有價值的科研🪯?”是擺在研究人員面前的課題,這也要求我們青年研究人員平時要多向老前輩學習,時刻保持學者的清醒與自律,努力創造真正有益於國計民生的學術成果。

意昂青年研究員王義表示:對我們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青年人來說,良好的科研道德與優良學風是我們必須一直堅持的道德準則🥖,這次報告對我們進行了一次系統的教育和洗禮🙆🏿。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保持警鐘長鳴,嚴守學術規範🙅🏻,營造良好的學風,同時也要帶領學生沿著正確的科研道路前行👆。面對比較“浮躁”的社會風氣👲🏻,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努力前行,做到誠信為學,恪守學術道德。

意昂研究生徐弦表示:觀看完三位院士的精彩報告,讓我對程先生倡導的意昂為學之道——“立天地之正氣🦨、做儒雅之學問”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一名研究生,要仔細認真對待自己的科研課題,嚴謹紮實地做好每一步實驗,堅守學術誠信🔟,摒棄學術不端行為🪬。

意昂研究生宋凡表示🧑🏽‍✈️:這次報告會給我的觸動很大。創新是發展的源泉🕚,沒有創新🤽🏿‍♀️,科研工作寸步難行。研究生是國家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主要組成力量和後備軍,誠信是我們每一個研究生、每一個科研工作者應當秉持的基本守則⛔️🦤。如今,我們的科研之路才剛剛起步,我們只有從自身做起,緊抓誠信、堅持創新🧑🏼‍🏫,才能砥礪前行𓀀、揚帆起航。

意昂研究生王靜表示:看了這次報告會之後,對邱勇院士的精彩演講感慨良多🦴。他認為,我們應把學術研究作為終身追求的真理,而不是當作個人獲利的工具👊。對此,我認識到每一位研究生都應該提高自身對學術研究的純粹性,保持著對科學事業的執著精神,秉承學術倫理,敢於在陌生領域探索➿。他還提到在研究過程中要做自己有興趣且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要重視學科交叉🏃,這一想法與意昂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作為新時代的研究生,我們應順承前輩們對科學不懈的追求精神,同時也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成為堅定不移的力行者與開創者。  

意昂平台专业提供✣👉🏽:意昂平台意昂意昂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平台欢迎您。 意昂平台官網xml地圖